以案释法 | 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中的调岗问题
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中的调岗问题
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,调岗是一个常见的现象,但同时也极易引发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之间的矛盾。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,确保企业合法行使权利,同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,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。
调岗的法律背景与争议焦点
孙某与模具公司的调岗纠纷
孙某于2017年8月入职某模具公司,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,约定工作地点为某直辖市,岗位为 “后勤辅助岗”,工作内容涵盖财务、预算管理和其他行政性工作,同时约定公司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孙某工作岗位、内容及地点。入职后,孙某在该公司位于某城区的开发中心从事财务人事辅助工作。2019年7月1日,公司基于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,将各中心财务工作统一转回总部财务处管理,孙某办理了财务凭证交接。公司与孙某协商,提出安排其到开发中心其他岗位工作,但被孙某拒绝,随后公司安排孙某到相邻城区的总部从事人事相关工作。7月底,孙某要求回原岗位原地点工作,双方产生争议,孙某申请仲裁,要求按原岗位原地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。
律师分析
首先,模具公司的调整基于财务统一管理的生产经营需要,这符合合理性要求。其次,孙某所在的 “后勤辅助岗” 并非固定或专业岗位,公司调整具有一定灵活性。再者,公司在调整过程中与孙某进行了沟通协商,提供了包括在原地点调整岗位等多种选择,体现对其劳动权益的尊重。此外,新的人事岗位与原岗位性质相近,孙某能够胜任,且新工作地点交通便利,虽上下班时间增加,但不足以认定对其产生较大不利影响。综合以上因素,仲裁委员会依法驳回孙某的仲裁请求。
通过此案例可以看出,企业在行使调岗权时,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,确保调整的合理性、必要性和合法性,避免引发劳动纠纷。
合法调岗的情形总结
(二)患病或非因工负伤
(三)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
(四)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
(五)脱密期、孕期、职业禁忌等特殊情况
调岗问题的综合考量与应对建议
企业在进行调岗操作时,务必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前提,充分考虑调岗对劳动者物质和非物质权利的影响,避免损害劳动者利益。劳动者也应熟悉自身权益相关法律法规,积极与企业沟通协商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总之,调岗问题涉及企业管理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关键领域,只有在法律框架内,平衡双方利益,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,促进企业与劳动者共同发展。